中国春运“反向团圆”成潮流
新华社南京1月20日电 题:中国春运“反向团圆”成潮流
新华社记者何磊静
中国春运大幕拉开,反向团圆返乡人群浩浩荡荡涌入车站。中国年过六旬的春运成潮AG超玩会入口王春喜和老伴却在“逆行”:经过近21个小时的车程,他们从老家吉林长春抵达江苏苏州,反向团圆拎着装满红肠、中国木耳等年货的春运成潮大包小包,准备在女儿工作的反向团圆城市过个别样春节。
“这是中国我们第一次体验‘反向春运’。女儿工作很忙,春运成潮我们都退休了,反向团圆时间多,中国就来苏州过年了。春运成潮”王春喜说,反向团圆AG超玩会入口反向旅途并不拥挤,中国春节期间正好还能逛逛旅游景点。春运成潮
“不管正向反向,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哪儿都是团圆。”王春喜说。
1月14日,在哈尔滨火车站候车大厅,小朋友和姥姥一起吃东西。她们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去往海南省海口市过年。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1月14日开启的为期40天的春运,预计将有90亿人次跨区域流动。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我来到你的城市”,老家父母奔赴子女工作地过年,正在这场人类年度最大规模迁徙中形成新风潮。
有通信运营商数据分析指出,2024年春运,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群出行量同比增长近30%,更多老人选择前往子女工作地团聚,他们来自四川、河北、湖北、湖南等省份,目的地则多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
中国铁路部门称,今年春运整体客流稳中有增,反向客流量将进一步上升。
“以前买张火车票要攒半个月钱,现在我的退休金足够花了。”从贵州到江苏南京过年的老人沈其荣感慨说,密集的高铁网络和航空线路让千山万水被轻松跨越,点点手指就能购票打破心理隔阂,让他们更有勇气来城市“陪伴孩子”。
中国年轻人过年回乡,不仅因为“安土重迁”的故乡情结,也着实因许多老人行动不便、经济条件有限。而今,随着医疗条件改善、城乡发展差距缩小,中国3亿老年人尤其是农村与小城市的老人,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已显著提升。
“我已计划好,年夜饭去网红火锅店吃,还做了一堆旅游攻略。”在南京工作的设计师林佳打算把湖南老家的父母和奶奶接来过年。“以前春节回去就窝在家,今年让家人来城市,感受下过年方式的多元化。”林佳说。
1月14日,在武汉市天河机场,旅客在办理值机。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不少城市在春节期间推出适合一家三代家庭旅游的项目。广州花城广场的春节灯会成为全国闻名的年味地标;在成都,宽窄巷子结合大熊猫基地的“新春文化游”吸引大批家庭出游;南京则计划推出超500个文旅活动吸引举家出游。
有旅游平台预测,家庭结伴出行将成为中国今年春节期间的主流,亲子家庭的占比将增至49%,订单量同比增长75%。
“反向春运”也有助于缓解春运交通压力。苏州火车站工作人员许亚峰说,春运期间部分大城市单向客流多,去程人满为患,但返程运力易闲置,“反向春运”能客观减少运输压力、增加上座率,有助于均衡配置运力,实现效益增长。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说,部分青年回乡过年,匆匆待两天就离开,父母到城市过年往往能获得更长团聚时间,也能感受城市文化与氛围。
“父母来到城市,能直观感受我们的生活环境,增进互相理解。”在江苏无锡工作的“95后”张凡说。
为迎合这种过年新潮流,许多城市提供更包容的服务,如更细致的交通出行指引,在地铁、车站增加志愿者协助搬行李、购票,旅游景点提供免费或优惠开放等。
“春节期间大城市可打造丰富多元的艺术文化展演、节庆灯会、庙会市集等。从社区到大型文化场馆,期待有更多吸引家庭参与的文化活动,让城市过年成为家庭的共同记忆。”胡小武说。
- ·最低10℃!下周,广东:较强冷空气+强对流天气→
- ·幼有所托,共育未来!梅州市托育行业协会成立
- ·今天还是雨雨雨!连日大范围降水,土壤含水量饱和,谨防地质灾害!
- ·梅州客家大胜深圳获季军!2022年广东省“省长杯”男子丁组收官
- ·国台办:解放军东部战区近日台岛周边演训是必要措施,正义之举
- ·广东客都文旅公司组织义务献血活动
- ·严肃地说一声:明后天梅州仍有一次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部分市县有短时雷雨大风…
- ·过去24小时,最大雨量出现在丰顺县汤南镇!雨仍将持续…
- ·南方大范围阴雨持续 多地将在湿冷中度过周末
- ·梅州赛区升班马对决,梅州客家和成都蓉城互交白卷!
- ·梅州全面开展城乡自建房隐患排查整治!五类房屋为重点排查对象
- ·守好养老“钱袋子”!三宗典型案例揭秘诈骗“套路”
- ·汕头湾海底隧道贯通 这一“撇”为何让人如此期待?
- ·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疫病?来看梅州市疾控专家相关提醒→
- ·梅州三家企业上榜!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名单公布
- ·“别怕,我们来救你” !妇女不慎掉入梅江河命悬一线,岸上水上接力救人
- ·广东宣告村落子遨游住宿尺度,正果真收罗意见
- ·2022年梅州市“梅州柚”涉农专利转化对接工程项目培训会举行
- ·5小时布放4000斤光缆盘、冒雨连夜抢通网络...防汛抗灾路上的移动力量!
- ·连续四轮不败!梅州客家少打1人顽强逼平国安
- ·前两月“两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
- ·连续强降雨,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如何防汛自救?这有指南!
- ·洪峰已全部过境,梅州结束防汛IV级应急响应!
- ·《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明确了这些...
- ·恒大汽车新消息!4月1日起停牌,去年业绩延迟刊发
- ·抓发展 促增长 稳经济丨税惠“真金白银”助企减负纾困!梅州税务打出“组合拳”降下“及时雨”
- ·水产分拣加工中间启动试产,南沙建树“蓝色粮仓”迈入新阶段
- ·农作物洪涝灾后如何减损补救?梅州农业专家支招啦!
- ·梅州全面启动优待证申领工作!@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这样领→
- ·抓发展 促增长 稳经济丨税惠“真金白银”助企减负纾困!梅州税务打出“组合拳”降下“及时雨”
- ·3000家门店及线上平台在售,钱大妈“上新”云南蓝莓以及葡萄
- ·广东客都文旅公司组织义务献血活动
- ·梅州近3日仍有降水,22日起“龙舟水”结束!来看具体预报→
- ·截至6月15日我市3人因灾死亡、失踪!梅州启动IV级救灾应急响应
- ·缅怀!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08名民警因公牺牲
- ·全市新阶联赋能乡村振兴“复耕一亩地”主题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