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医生和千岁“患者”:8年来广东古树医生团队抢救复壮古树名木超200棵
惊蛰一过,患者万物复苏。古树广东古树古树
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井冈村委会柯木冈村,医生医生AG超玩会入口3棵处于修复期的和千古樟树迎来“体检复诊”。负责这项工作的岁年是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黄华毅,他也被大家称为古树医生。团队
“看,抢救樟果上长满了黄褐色的复壮瘤状物,这是名木樟树粉实病。”黄华毅对团队成员说,超棵病果要尽可能全部剪除,患者再喷药防治。古树广东古树古树
这一幕是医生医生黄华毅的工作日常。8年来,和千黄华毅所在团队在全省各地诊疗的岁年古树名木已达200多棵,很多古树树龄超千年。
植树节后,《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将正式施行,古树名木的AG超玩会入口分级分类、日常养护、采伐限制、传承文化等具体规定将陆续落地。
“条例实施后,我们期待更多人参与其中,共同保护珍贵的古树名木。”黄华毅说。
用“内窥镜”防治白蚁
去年9月,柯木冈村3棵古樟树顶梢异常干枯,当地邀请黄华毅团队来作全面检查。诊断结果显示,其主要原因是冠层地面的硬体化铺装,影响了根系的透气透水,正常生长受阻。
在团队建议下,当地拆除了水泥树池。到今年开春,村民发现3棵古树新芽生长较往年旺盛不少,但同时也发现部分嫩梢有叶片稀少的问题。
“水泥拆了也不灵?”“不会治坏了吧?”大家犯起嘀咕,猜测不断。
黄华毅前来复诊,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这次是樟树粉实病严重发生引起的。”黄华毅告诉记者,“病果要尽量剪除以减少对树体营养的竞争和侵染源,再喷药防治。”
除了粉实病,白蚁危害也很常见。在与白蚁的一次次“攻防”中,古树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迭代。
“开始我们用树木‘听诊器’,通过昆虫啃食的声音判断危害情况;后来使用树木‘彩超’,用应力波仪器探测树木空洞。”黄华毅说,但这些手段无法直观了解虫情,探到空洞后还要掰开朽木查看。
为更有效控制蚁患,黄华毅和团队最近发现车用探伤仪的探头可以伸进树洞深处获取影像,相当于树用“内窥镜”。在传回的画面里,树木空洞中是否有白蚁,蚁害、树体腐败程度如何都能直接看到。杀灭白蚁也从粗放的灌药撒药迭代为监测、趋避、诱杀等多元化结合措施。
黄华毅边说边拿起给药滴管伸进蚁道中,将混合饵剂的茚虫威喷在白蚁身上。“利用白蚁互相舔食的习性,药物可以通过工蚁直达蚁巢最深处,同时不让白蚁受惊分巢。”他说。
一系列古树诊疗技术经团队5年时间的整理调整,最终成为省《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技术规程》的主要部分。这也是广东首个省级古树名木保护领域的地方标准,将于今年5月13日起正式实施。
用试剂盒监测褐根病
医树如医人。黄华毅的工作中,有“门诊”的熟练,也有面对急症绝症的紧张与无奈。
2024年的一天,黄华毅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村里的假苹婆古树几周前还好好的,突然就黄了,还倒下了!”电话那头,一个男子着急地说道。
假苹婆是华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树种之一,在登记古树中并不多见。放下电话,黄华毅立即赶赴现场。
面对翻倒的古树,黄华毅一边安慰村民,一边在古树根部蹲下,一掰一捏,树根竟成一撮齑粉。“果然是褐根病,病原菌在土中繁殖,感染破坏树木根系……这里有明显的标志。”黄华毅指着深褐色的病灶说,“但病灶蔓延到土外就晚了,大多数古树在几个月内就枯萎了。”
“要治愈此病,往常做法只有超大剂量灌药,杀灭土壤真菌,同时为古树剪除病根,细如毛发的末梢也不能放过。”黄华毅说,“放眼整个华南地区,已知的治愈病例寥寥无几。”
褐根病能否提早发现甚至预防?一个小物件给黄华毅提供了灵感:核酸检测试剂盒……经过在一系列的研发工作,目前利用试剂盒检测,都能如期出现“两条杠”。这意味着,褐根病的发现和预防有望被普及,而不再需要依赖“实地检查”。
据悉,该科研进展已受到国家林草局关注。此外,黄华毅团队还同步开展生物防治攻关,如今已取得进展——在黄华毅展示的培养皿中,生物制剂胶体已经显著抑制病原菌丝的发展,“攻克‘绝症’,我们又向前迈了一步。”
帮助全国各地更多古树诊治
随着名声与诊疗技术的增长,向“树医”求助者也日益增多。今年刚开春,黄华毅就收到了澳门的再次邀请。两年前,团队受邀赴澳门开展工作,一批古树因此受益。
比如,在发现一棵细叶榕名木的树体空洞后,当地立刻作了细致的修补,但囿于修补工艺,填补的部分逢雨易漏,潮气的侵蚀,让树体内腐烂的创面越来越大。
此时,黄华毅带来的新填补材料派上了用场。“在肇庆怀集‘红锥王’上,我们也用到了这种材料。”黄华毅说。当时,1400多岁的红锥王也面临树干空洞、侧枝过长等问题。为帮其恢复,团队应用了新修补材料,并对侧枝修剪后留下的大创面采取涂药、包覆等综合措施,还起到了修旧如旧的效果。
此外,澳门的多株古树名木还面临修枝后创面过大、白蚁侵害、日灼缺水等问题,黄华毅也一一对症下药,提供解决方案。
8年弹指一挥间。随着团队诊疗“工具箱”的完善,团队人员扩充到现在的24人,团队经手救护的古树名木也已超200棵。
阳春三月的一个寻常日子,黄华毅的微信再次急促响起。
“黄老师,还记得你在罗浮山救治的那棵龙眼古树吗?它开花了!今年应该会结很多果!”消息来自罗浮山黄龙观的工作人员,“等到果熟时,你一定要来尝尝,这是它给你的谢礼。”
●南方日报记者 邵一弘 彭琳 黄进
- ·前两月“两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
- ·南航在广州启动航班大面积延误黄色预警
- ·2个月孕肚被男友反复踢踹,“检察+妇联”救她们于“泥沼”中
- ·小冰雹+强降水+雷暴大风!广东天气即将有变
- ·延长至5月5日!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展期有变→
- ·广州涉外法律服务团队将驻场第135届广交会!“升级版”服务助企业扬帆出海
- ·广东NO.1|横跨伶仃洋的“奇迹”!深中通道创下这些世界之最
- ·4月23日零时起,广东城际4个与国铁换乘的车站将实现安检互认
- ·3000家门店及线上平台在售,钱大妈“上新”云南蓝莓以及葡萄
- ·北江流域可能出现较大洪水,广东启动水利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 ·广州南沙:今年首批195吨泰国榴莲抵港
- ·广东月薪2万招兼职?携程回应:假的,疑似诈骗!
- ·横琴口岸一季度车流量首破73万 琴澳融合再提速
- ·白云机场今年首次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红色响应
- ·进出口货值突破38亿元!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运行一年“成绩单”来了
-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