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家新研究登上肿瘤学顶刊 首创肺癌“药物假期”新模式
6月13日,药物假期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卷》(《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了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团队的广东研究成果。这项研究首创“药物假期”新模式,科学刊首九游打破了驱动基因阳性的家新晚期肺癌患者以往须长期连续使用靶向药物的治疗方式。
给患者“做减法”找到更优治疗模式
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研究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登上85%。随着技术进步,肿瘤人们发现了一系列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的学顶基因,称它们为驱动基因。创肺
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癌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靶向治疗是模式标准治疗方案,患者通常要持续用药。药物假期但持续用药带来两个问题,广东一是科学刊首患者要长期受到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二是家新九游长期持续用药可能诱导产生耐药性。
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表示,该研究通过应用肺癌MRD(微小病灶残留)概念,希望给一些患者“做减法”、安排“药物假期”,找到更优的治疗模式,达到延缓耐药、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为个体化靶向治疗提出新方向
从2019年6月到2021年7月,共有60例患者接受了“药物假期”的方案。从结果看,有四分之一的患者长期(超过20个月)停药也未复发。“这说明,在临床实践中确实有一些患者,虽然被诊断为晚期,但可能并不需要长期用药。”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教授董嵩说。
董嵩介绍,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中位停药时间达到了9个月,改变了以往此类患者需要长期用靶向药的现状,等于为患者“凭空”多争取了这一段生存时间。而当患者的肿瘤指标阳性,需要再次用药时,再用原来药物的总体有效率达到96%,这说明停药过程不会额外产生耐药性。经过两年适应性治疗后,仅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因耐药更换了治疗用药,说明这一模式可能有利于延缓出现耐药性的时间。
“在临床治疗中,做‘加法’的很多,敢于做‘减法’的很少。”吴一龙说,该研究是一种开创性的、适应性减量治疗的模式,有望为肺癌靶向治疗的更加个体化应用提出新方向,对其他需要接受长期用药的肿瘤治疗模式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什么叫做“药物假期”?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教授董嵩介绍,该研究的入组患者为部分寡转移的晚期患者(可理解为肿瘤负荷不高的患者),在其影像学、外周血循环肿瘤DNA和肿瘤标记物都是阴性的情况下,可停止使用靶向药物。
“我们把这段停药时间通俗地称为‘药物假期’。患者在此期间还需要定期复查,紧密地监测肿瘤进展,一旦任意一项出现阳性就重新用药。”董嵩说。
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 通讯员 张蓝溪
- ·东部战区陆军部队位东海相关海域实施远程火力实弹射击演练
- ·《潮塑之雅——近当代潮州泥塑、瓷塑展》开展
- ·潮安火车站改造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 ·王文森调研“百千万工程”及精品示范村打造工作时强调 加快推进抓紧抓实各项工作
- ·胡明轩命中关键三分!CBA季后赛广东102
- ·潮州至成都、重庆货运班列开通运营
- ·我市举办茶叶机械化生产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现场会
- ·我市举办茶叶机械化生产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现场会
- ·上“真乡”砍一刀,十万份田舍乐收费吃!
- ·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建设迎来新进展
- ·湘桥区磷溪镇:趣味农事运动欢度国庆
- ·做好流行监测 普及控烟知识
- ·484亿元赛道!AI养宠成风潮!高瓴、腾讯领衔入局
- ·全市3720名困难大学生获助学贷款
- ·潮州4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
- ·李尧坤带队开展创卫创文包联村督导检查 有力有序推进创卫创文各项工作持续巩固提升